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朋友圈看见乌什杏花开得非常美,今天专程和朋友一起开车来赏花,也拍了很多照片,很‘出片儿’,朋友们都在给我点赞。”4月12日,“杏韵巳年·相约泉城”阿克苏地区2025年春季文旅消费季暨乌什县第十一届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奥特贝希乡巴什阿克玛村启幕,吸引着疆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杏产业作为当地一大特色,乌什县以杏为媒,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外力·克依木 摄
游客点赞“杏”福路,文旅融合促发展。阿克苏的王女士已是第五次到访乌什杏花村。“乌什的杏花很好看,我这次也是专门带着照相机和朋友过来拍摄,感觉在花海中游玩,心情格外舒畅。而且乌什这次的活动很丰富,比如非遗体验、国风变美体验、医道文化康养、民间艺人路演、杏花仙子拍照打卡等活动,观赏性极强,让人目不暇接。”“等到7月杏子熟了,我还要再来!”说起乌什的风土人情,王女士可是赞不绝口。
申军 摄
农家院里春意浓,杏花经济迎客来。走进巴什阿克玛村,村民艾尼·达吾提正忙着收拾餐桌,迎接下一波游客。他经营的餐厅就在杏林旁边,凭借得天独厚的杏花景观和特色的美食,迅速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当天接待游客280人左右,日营业额达到4000元。比平时多出好几倍,下一步,我还计划扩大商铺面积,挣更多的钱。”艾尼·达吾提开心地说。
申军 摄
杏花园里,村民艾山·斯迪克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次,他在千亩杏林中推出“杏林驼影”体验项目,两个骆驼日均接待游客超100余人次,一天收入就达到2000多元。他高兴地说:“活动当天,我的2匹骆驼从早忙到晚,有合影拍照的,有试骑的,收入很客观。”
布海丽恰木·米吉提 摄
借助今年的杏花客流,巴什阿克玛村村民伊力亚斯·图尔荪特意改造了一辆能承载10人的马车,活动期间就驾着马车运送赏杏花的游客。“游客很多,每人收费5元,一天时间我就有上千元收入,而且游客也特别喜欢坐着马车,边看边拍,看着他们在车上高兴的样子,我也非常开心。”伊力亚斯·图尔荪说。
布海丽恰木·米吉提 摄
杏花村的“杏”福密码,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在于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作为全县杏林最多的乡,近年来,奥特贝希乡以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杏子采摘季为契机,推出赏花游、采摘游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数据显示,4月12日当天,奥特贝希乡单日接待量达到1.55万余人,带动临时就业人员350余人,间接性带动县域内“吃住行游购娱”消费300余万元。当地村民直接收入达22.53万元,广大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挣到了旅游钱。
外力·克依木摄
产业升级显成效,乡村振兴谱新篇。如今,乌什县的“杏”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全县杏树种植面积达19838.35亩,构建起“4月赏花、7月品果”的特色旅游模式。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已成为展示乌什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窗口,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赏花经济”与“采摘经济”的联动发展,乌什县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农旅融合的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外力·克依木摄
“举办杏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乌什的知名度,更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乌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晓燕表示,今后,乌什县将持续深入挖掘杏花季活动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进一步补齐文旅配套“拼图”,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张鹤 摄
游客饱了眼福,村民鼓了腰包。乌什县正以“杏”为笔,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全媒体记者: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