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辽宁近5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 老街坊乐享新生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辽宁近5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 老街坊乐享新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2024-04-09 09:04

  辽宁近5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惠及居民230多万户——

  老街坊乐享新生活(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报记者 刘成友 郝迎灿

  核心阅读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建立特聘设计师制度,搜集民意满足需求;搭建多方合作协商平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近年来,辽宁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居民乐享幸福新生活。

  走进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多福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路旁树木抽出新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以前可不是这般模样。“设施老旧,管理也跟不上,生活很受影响。”小区老住户、68岁的高庆国说。

  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到多福小区。墙体四周保温、煤水电气管网改造、电线网线入地……一项一项,老小区旧貌换新颜。“我们这些老街坊也乐享新生活。”高庆国感慨。

  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城市化进程既早又广,老城区多,旧住房更多。聚焦为民、便民、安民,辽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19年—2023年,全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230个,惠及居民230多万户。今年,辽宁将再改造700个老旧小区、4463栋楼,惠及居民25万多户。

  完善基础设施——

  搞好“里子”工程

  增加活动空间

  “经过改造,违建拆掉了,屋子变暖了,邻里矛盾都变少了。”鞍山市千山区泉兴社区三车厂小区居民张伟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近30年,目睹了小区发生的变化。

  生活环境大变样,源自千山区去年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三车厂小区原本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国企职工家属楼。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再加上管理不善,一度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辽宁要求各地把搞好“里子”工程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三车厂小区之前未铺设燃气管线,这次改造特意新建了地下燃气管线,解决居民“用气难”问题;排水方面,新建和改造了4000余米排水管线,实施雨污分流;亮化硬化美化方面,安装节能路灯97盏,铺设路面3.7万平方米,改造景观广场近1万平方米,并清除“空中飞线”,增加凉亭、车棚等便民设施。此外,千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联合市供热集团全面排查三车厂小区的供热设施,更换了部分老旧管线,增加外墙保温。

  “在兜底做好外墙保温、管网改造等基础类改造基础上,各城市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在口袋公园、停车位等完善类改造和养老、食堂等提高类改造方面进行综合提升。”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胡林涛说。

  老楼旧院不仅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也承载着居民对家园的乡愁记忆。大连市在实施改造过程中,不仅完成基础设施改造,更结合地域历史,营造街区文化和邻里家园,打造安全健康、设备完善、管理有序、邻里和美的完整社区。

  “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我们加设楼体户外电梯,解决辖区内老人上楼难的问题;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及配套设施,建设商业配套用房,满足养老、助餐、便民市场等社区专项服务需求。”大连市沙河口区兴社社区党委书记张方方介绍。

  兴社社区与大连机车工业遗产区隔街对望,很多居民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职工和家属。“我们在改造中植入机车元素,最大限度地保留大连机车老宿舍特色文化,重塑兴工街沿线的机车文化氛围和历史建筑文化氛围。”张方方说。

  尊重群众意愿——

  实地调查走访

  及时搜集民意

  “小区停车难,应该增加停车位数量”“小区广场中央的喷泉年久失修,能不能改建成绿地或者休闲场所”……日前,一场老旧小区改造前的恳谈会在沈阳市和平区文安路社区通达新村小区召开。

  群众讨论得热烈,由宗兴下笔记得认真。由宗兴是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名规划师,今年2月底,被市房产局特聘为设计师。

  “我的主要职责就是解决好设计图纸与小区居民需求脱节的问题。”用由宗兴的话说,他就是一座桥梁,这头连着小区群众,那头连着政府部门和项目设计、施工方,以确保最大化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从单位到通达新村小区步行不过10分钟,由宗兴经常在茶余饭后来到小区实地走访,搜集民意,围绕道路整治、绿化景观提升、公共空间微改造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像由宗兴这样的义务设计师,全市一共有154名。他们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立足居住和工作区域,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沈阳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沈阳探索建立特聘设计师制度的背后,是辽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由“单一政府主导”向“各方共同缔造”转变的生动缩影。

  “我们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前,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一小区一策’精准制定设计方案;改造中,每个点位组建居民义务监督小组,请居民代表参与监督施工质量;改造后,采取民意验收和工程专业验收相结合的方式验收,组织开展居民满意度测评,居民满意率低于80%的小区不予验收。”

  “我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座谈、走访、调研、微信群互动等方式,改造前期宣讲政策、走访调查民意,改造中期化解矛盾、监督工程质量,改造后期建言献策、帮助解决难点问题。”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文磊说。

  强化后续管理——

  搭建协商平台

  共享改造成果

  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既要“改造见实效”,更要“管理有长效”。

  在多福小区的电动自行车车棚里,多福社区党委书记樊月给记者演示起充电桩、旋转摄像头和烟火报警系统。“这座车棚投入使用已有些年头,由于维护得当,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过大的故障。”樊月说。

  多福小区曾经是一个弃管小区,“脏乱差”是其代名词。“老旧小区改造实施后,我们引进保障型物业,推行由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委员会、小区居民自我管理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组成的老旧小区协商共治体系,实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成果共享。”樊月说。

  现在,一进多福小区大门,迎面是一幅铺满半个楼体的巨型“全家福”,照片上的居民们站了10多排,都是开心的笑脸。“现在,在小区里我看到最多的就是居民的笑脸,美丽家园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维护好。”樊月说。

  老旧小区换新颜,“三分在建、七分靠管”。“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及时跟进物业管理,帮助居民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自我管理组织,让老旧小区不仅‘改得好’,还要‘管得好’,切实做好改造‘后半篇文章’。”胡林涛说。

  与此同时,辽宁引导各地树立城市更新理念,强化规划引领,按照“位置相邻、邻里相望、文化相连、生活相关”的原则,推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公共服务设施等实施组团连片改造,实现街区整体环境联动更新。

  “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以城市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通断头路工程、道路更新工程、城乡绿化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城市安全韧性提升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一管理六工程’,通过系统性谋划、一体式推进、清单化落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能级品质。”文磊说。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