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路水运航空等领域全面发力,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重要保障大通道推动大开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铁路水运航空等领域全面发力,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重要保障大通道推动大开放

来源:贵州日报2023-02-20 07:42

  2月16日起,新建贵阳至南宁铁路国铁成都局管段开始静态验收。至此,贵南高铁已全线进入静态验收阶段。静态验收结束后,将进行动态检测、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为线路开通运营做好准备。

  2023年是贵南项目决战决胜保开通的关键之年。贵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包头到海南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与沪昆、成贵、云桂等铁路衔接,成为川渝黔及西北地区通往南宁、北部湾、粤西、海南地区的便捷快速客运主通道。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标识,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是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贵州的战略定位之一,高水平开放是实现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交通巨变,重构开放发展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位居全国第四;贵阳成为全国高铁枢纽之一,形成了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川渝滇等地区的高铁通道;9个市(州)均建起机场;全省水运航道里程达3954公里。

  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开工快干、开放大干。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打通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形成多向通道物流顺畅衔接的重要国际货运枢纽,为助力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重要保障。

  铁路:开放通道拓宽

  2月16日,编组55辆满载女鞋、化工品等物资的X8096次列车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安全驶出,经川黔线一路北上,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俄罗斯,这是本月开行的第4列中欧班列(贵州),预计本月共开行6列,较去年同期增长50%。

  中欧班列(贵州)自2023年以来,单趟列车由原来的50辆增加到55辆,较之前单列增加了10%的运量,截至目前,今年共开行8列,发送货物632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运输增长了1426吨,同比增长29.13%。

  依托自身优势,瞄准东南西北4个方向,贵州全力提升西南区域开放枢纽作用,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

  向北,贵州实现中欧班列每月4列图定开行,线路覆盖莫斯科所有站点和欧洲腹地马拉、汉堡、布达佩斯;向西,“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过境模式在贵阳落地,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可通过多式联运经中老铁路至我国境内中转,再由中欧班列出境;向东,与广州港集团、湛江港集团、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沿海港口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贵阳国际陆港——广州港黔粤班列实现双向开行;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贵州成为区域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通道物流网络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

  2022年8月27日,贵阳国际陆港发出首列黔粤班列,标志着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运行。作为沿海港口功能在内陆的延伸,贵阳国际陆港可不断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服务质量,着力推进通道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平台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好消息接踵而至。2月16日,贵州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贵阳国际陆港建设、贵阳综保区建设、拓展供应链物流平台、企地对接合作、智慧交通合作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水运:潜能不断释放

  2月3日,乌江水运2023年“第一船”启运,27艘满载黄磷渣的500吨级货船从余庆县境内沙湾码头陆续发航,运往重庆涪陵沿江的水泥厂,总共15000吨。

  “全省有港口码头208个,年货运吞吐能力3803万吨。今年乌江水运要力争完成既定的120万吨运量。”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齐说。目前,乌江水运已投入500吨级货船近130艘,运力达6.5万吨。

  同日,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是我省加快构建适应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水运体系,以及塑造市场竞争新优势的强力举措,标志着我省水运发展潜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

  乌江是我省北上长江的重要出省水运主通道,于2021年全线复航;2022年6月,思南港区邵家桥码头正式开港,这是乌江复航后,贵州投入运营的首个“港口园区化”项目。乌江水运复苏两年多来,共发出货船近1500航次,运送货物超过65万吨。

  另一边,红水河上连滇黔桂,下连粤港澳,是西南地区通江达海距离最短的一条水运通道,流域内的望谟港是贵州规划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港口之一。立足资源优势,当地正大力打造精品果业产业园、红色旅游景点、港口观光设施等。

  截至2022年,贵州共建成航电枢纽6座、便民码头220座、渡改桥150座、溜索改桥15座,全省航道里程3954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管理里程突破1000公里。

  航空:规模持续扩大

  春节刚过,铜仁德江机场全面复工,每日有200余台机械、300多人参与作业。预计今年8月份将进入航站建筑建设,全年完成总投资5.5亿元。

  铜仁德江机场是全省“十四五”期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21.5亿元,预计2024年9月底完成飞行区竣工及行业验收,建成后能满足旅客吞吐量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50吨、飞机起降4762架次的目标设计。

  目前,贵州“一干十支”机场布局形成,实现民用运输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

  今年春节假期,贵阳机场共计运输旅客26.33万人次,起降航班2000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27%、5%。此前,贵阳机场已相继开通了贵阳至泰国、贵阳至香港的国际客运航线,对促进贵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发挥贵阳机场区域枢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贵阳机场已迈入大型机场行列,成为推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贵阳机场已具备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超3000万人次、货邮25万吨、飞机起降24.3万架次的能力,形成了双跑道“比翼齐飞”、航站楼“三位一体”的全新格局。

  “我们将集中力量强化开放通道的联通,紧抓口岸建设,聚焦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发展。”贵州双龙航空经济区管委会主任李伟说,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开通国际客运、货运航班,新增东南亚等国家的经济航线,提高国际经贸往来便利化。(贵州日报记者 冯倩)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 “四川各民族文物上的吉祥图案”特展吸引观众观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