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吃住安心 防疫放心 离黔顺心】贵州多举措保障游客安全返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贵州> 要闻 > 正文

【吃住安心 防疫放心 离黔顺心】贵州多举措保障游客安全返程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2022-09-09 14:03

  近日,在确保疫情不扩散外溢的前提下,如何回应在黔游客诉求,帮助他们尽快安全有序返程,成为当前贵州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连日来,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行业联动作战,迅速摸排,努力做好游客返程服务保障工作。

  “我们这个团原定于7日从贵阳龙洞堡机场离开,但收到文旅部门的通知,在他们的引导和帮助下,最终选择从遵义返程。”贵州悠盛旅行社的带团导游苗春茂9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团的13名游客都是65岁到70岁的老人,尽管受到疫情困扰,一路上严格执行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但行程和体验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经过再三沟通,13名游客最终达成共识,其中8人从遵义乘坐高铁返回西安,5人乘坐飞机返回上海。”苗春茂说。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明确专人调度,督导旅行社、景区景点、星级饭店等行业渠道全面摸排,第一时间与旅游团队进行沟通联络,深入了解旅游团队出游计划,倾听诉求、回应关切。

  各市州文旅局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度,通过建立旅游团返程情况清单,对旅游团返程实行销号管理等方式,及时调度、及时更新,持续跟进旅游团活动情况,确保对包保旅游团在省内出行情况和返程计划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根据每个团队出游情况,认真研究精准制定“一团一策”,指导帮助旅行社调整返程计划,确保游客返程便利、舒心、安全。

  六盘水市文旅局为团队游客送行

  自9月1日以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迅速反应,全面排查梳理该市地接旅行团队共计112个团1938人,积极开展针对各旅行团行程调整和应急中转等的政策告知和协调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游客因疫情在贵州的滞留。“截至9月8日10时,已疏散离黔104个团1657人,接回贵阳本地团队1个144人。”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庞勇说。

  “静态管理之前我公司团队多数在市州走行程,我们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完成合同中的行程约定,并启动市州返程方案,得到组团社和游客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疏散。”贵州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曦表示,对少量经停在贵阳的游客,也按照相关部门要求,核对行程轨迹,做好核酸检测,安抚游客情绪,保障游客食住,迅速作好返程安排。“目前我公司没有滞留游客。”

  全力做好游客服务和引导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健康,以有温度的服务获得游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此,贵州漫景旅行社将游客的意愿放在第一位。正在安顺龙宫带团的导游钟方平表示,该团队的45名上海游客明天将分别从兴义和安顺返程。“拆团返程的原因是有的游客希望乘坐飞机、有的游客希望乘坐高铁,我们均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尽管此行有的景区因为疫情防控而没有去成,但我们希望用满意的服务为游客弥补遗憾。”

  另据贵州饭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9月3日以来,针对贵州饭店迎宾楼和贵宾楼的58名客人,饭店第一时间对他们的行程安排和生活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力所能及满足客人的各项需求。不但将一日三餐送到客房,同时积极组织在店宾客进行核酸检测,对于部分无法驾车离开饭店的宾客,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得到了客人的赞许。

  铜仁市文旅局对省外团队游客进行关怀慰问

  庞勇表示,游客的旅途戛然而止,非常遗憾。“但是我们坚信,爽爽的贵阳城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役。不久的将来,暖暖的贵阳人仍然会一如既往地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

  据了解,贵阳市文旅部门还将通过了解滞留游客的饮食保障情况,为滞留游客做好核酸检测等方式,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协助,为游客有效撤离创造条件。遵义、六盘水、安顺、铜仁等地文旅部门也积极与属地防控部门对接,让游客及时了解防控政策,吃住安心、防疫放心、离黔顺心。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曹雯

  图/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视觉/曹雯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默茨经两轮投票当选德国总理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