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乌审旗:用好田间每一滴水 实现节水增效“双丰收”
首页> 地方频道> 社会 > 正文

内蒙古乌审旗:用好田间每一滴水 实现节水增效“双丰收”

来源:光明网2025-04-27 20:01

  在内蒙古乌审旗广袤田野上正上演着一场节水革命。昔日,农田里“大水漫灌”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如今,一根根滴灌带化身“毛细血管”,将水与肥料精准输送到作物根系,一场由水肥一体化技术掀起的农业变革,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活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趋紧,如何用好田间每一滴水,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

  浇地变“浇作物”,节水灌溉技术功不可没。

  走进无定河镇河南村海珠节水灌溉加工厂,机器声此起彼伏,一卷卷黑色滴灌带鱼贯而出。负责人孙海珠一边紧盯生产进度,一边忙着接洽销售业务。“现在节水灌溉设备需求越来越大,大家都看到了节水灌溉的好处,我们的滴灌带除了供应本地使用,还远销至甘肃、陕西等地区。”孙海珠说,滴灌带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硬件基础”,可以实现水与肥的“精准投递”,既节水、省肥,又能增产。

  从曾经的“田里水汪汪”到今天的“种田不见水”,其中奥秘正被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一一破解。

  无定河镇是农业重镇,在这里,喷灌、滴灌、微灌、低压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方式早已落地生根,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灌溉到智能化、自动化精准灌溉的转型。

  而水肥一体化技术,更是将灌溉与施肥巧妙结合,让浇地变成“浇作物”,农田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精准。

  “自从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家的玉米产量提高了不少,还节省了不少水和肥料的成本。”无定河镇河南村村民兰鹏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一亩地能节水3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一年下来,亩均增产约200斤左右。

  以水定产,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在推进节水灌溉的同时,乌审旗还打起了“结构牌”,引导鼓励农牧民种植杂粮杂豆等低耗水作物,发展壮大小杂粮产业。2025年,计划新增8.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推广0.2万亩低耗水作物种植,建设小杂粮标准化种植基地。实施规模养殖业节水改造和建设,全面清查用水情况,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让养殖尾水变废为宝,全方位推动农业节水增效。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实施规模养殖业节水改造和建设,乌审旗坚持“以水定地”原则,根据全旗农业用水承载能力,分类管控高效节水、有效灌溉,建立水地相适的种植灌溉体系;严厉打击毁林开荒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新增灌溉耕地;对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耕地灌溉面积,科学制定治理方案,统筹推进高效节水改造、种植结构调整、休灌、轮灌等措施,逐步压减超采水量。

  目前,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达8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0万亩,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59.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98%,水肥一体化率达93%。

  这背后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农业节水技术就像一根“魔法棒”,让每一滴水、每一粒肥都物尽其用,既实现了农业节水增效,又守护了绿水青山。

  乌审旗因地制宜,特色作物、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产业不断涌现。

  如今,行走在田间地头,一条条滴灌带“链”起农业新未来。这场节水革命,不仅浇灌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希望之花,更勾勒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曹玉霞 安琪尔 李慧)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