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育+思政”让思政课美“力”动人
首页> 地方频道> 教育 > 正文

“美育+思政”让思政课美“力”动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03-20 10:49

  中华传统美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职校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将其有效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美“力”动人的“美育+思政”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传统美育文化内涵

  让思政课“美”起来

  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融入思政课让其“美”起来,能够塑造职校学生心灵,提升审美志趣。

  一是融入传统美育文化精神内涵,让思政课教学内容美。比如在人生观教育中融入人性之美,利用古代先贤在追求完美人格时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在法治教育中融入和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美”到“共美”认知升华,实现自我、社交和伦理的和谐统一。

  二是借鉴传统美育文化表现形式,让思政课教学方法美。一方面,选取具有思政意义的传统书法、音乐作品等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实现礼乐的教化净化作用。另一方面,设置创作环节,鼓励学生通过书法、舞蹈等形式进行创作,以美化人,使传统美育焕发新的生命力。

  激活传统美育文化资源

  让思政课有“力量”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艺术资源,提升思政课引领力和说服力,让思政课更有“力量”,能够激发职校学生的活力,以美固元。

  一是在美育传承中提升思政课引领力。通过将传统美育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艺术作品、道德规范等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学习素材,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

  二是在美育浸染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思政课不但要有理有据、有滋有味,还要以科学的道理说服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传统美育文化元素中,历史杰出人物的伟大人格、中国古典建筑的厚重庄严以及文化遗迹的博大浩瀚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开展多元审美实践活动

  让思政课“动”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且底蕴深厚的美育实践活动,并与思政课深度融合让其“动”起来,是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的建设之需。

  一是数字化赋能思政课与传统美育融通互动。可以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一方面,开发数字化传统美育资源库,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另一方面,构建数字化体验场景,开发云展览、数字文博、虚拟演出等创新形式,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体验活动,实现主题德育化、形式美育化。

  二是美育实践驱动思政课与第二课堂联动。通过美育实践实现思政课与第二课堂联动,提升思政课吸引力。一方面,依托主题团日、劳动体验课、技能汇报等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增设传统美育文化主题,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提升美育意识和素养;另一方面,拓宽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空间与阵地,将传统礼仪、诗歌书画等融入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实现知行合一,提升思政素养。

  弘扬传统美育文化精神

  赋能时代新人培育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精神,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有助于引导职校学生完善人格修养、提升审美情趣、涵养家国情怀。

  一是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依据国家政策制定立足实际又突出特色的校本方案,通过“一校一策”打造“一校一品”。另一方面,可以整合校内外实地资源和线上线下网络资源,优化内容供给;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审美实践活动,推动思政“金课”建设;加强跨学科素养培训,打造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思政师资队伍,以“美育”小支点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二是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突出传统美育文化地位。一方面,推广“美育大思政课”评价模式,鼓励教师打造诸如“行走的思政课”“博物美展课堂”等“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参加美育文化节或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结合传统美育文化特点,制定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情感体验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并引入学生、同行、专家等多主体评价,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如课堂表现、实践项目、艺术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者:桂百安,单位系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XJK23CDY012]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18日 第06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