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袖珍”村医付金茹:我淋过雨,就想为乡亲们撑把伞
首页> 地方频道> 卫生 > 正文

“袖珍”村医付金茹:我淋过雨,就想为乡亲们撑把伞

来源:通达融媒2024-11-13 20:34

  “袖珍”村医付金茹:

  我淋过雨

  就想为乡亲们撑把伞

  假如命运在你的生命之初,就给你的身体划下一道不可磨灭的残缺,你将会如何书写接下来的人生?关于这个问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盖顶村的乡村医生付金茹,用27年的时间,为我们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坚定且动人的答案。

  扎根乡村工作27年

  她全力以赴

  付金茹今年48岁,扎根乡村工作已经整整27年。和其他乡医不同的是,她自小便患有身体残疾,由于当年医疗水平有限、医疗意识不强,以及家庭贫困,父母没有条件为她矫正,导致她的身高只有1.4米。但从医的这颗种子,却在幼年的她一次次遭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中悄然生根发芽。“医生”二字,成了付金茹崇拜又向往的名词。

  拎着小药箱出门诊治的付金茹

  她崇拜医生,崇拜他们能够救死扶伤,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有疾病征兆的孩子们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为身边同样遭受病痛的乡亲们驱散阴霾。回忆起梦想之始,付金茹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把伞。”高中毕业时,在人生的三岔路口,付金茹心头萦绕多年的那个名词终于成为了选择项。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坚定地踏入卫校,开始系统性学习医疗知识,也正式开启了这段艰辛的逐梦之旅。

  陪伴了付金茹27年的小药箱

  1997年,顺利从卫校毕业后,付金茹义无反顾地选择返乡开办村级卫生室,为最基层的群众医治病痛。27年的漫长时光里,她从农村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做起,从不怠慢,精心为患者诊治。全身心投注在乡村工作中的她,不但从未停止过为患者服务的脚步,更没有放弃过对医学高峰的攀登。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乡医并不需要太艰深的学术研究,包括她的同行都曾劝过她:“我们干乡医的水平够用就行,你咋还学那么辛苦?也不能给你多加工资。”但付金茹始终把“学无止境”四个字记在心间,认为只有不断充实知识库,习得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病人的治疗效果。

  付金茹从医至今考下来的证书

  2015年,在边工作边读书的情况下,付金茹依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证。对于身患残疾的她来说能取得这个成果,其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这张资格证并没有让她止步不前,而是继续学习、沉淀。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付金茹在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规培一年,并取得了合格证书,成为一名全科临床助理医师。直到现在,付金茹依旧为考上执业医师而努力着。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付金茹努力精进医术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好地治病救人。

  做好“乡村守望者”

  她矢志不渝

  接电话、记录需要备好的药品、整理药箱、出门,这就是付金茹27年来每天都在重复的日常。在谈及这些年的乡医工作时,付金茹对自己从医之路上付诸的辛苦和汗水显得有几分轻描淡写。

  付金茹为村民备药

  开办村级卫生室之初,付金茹只能拎着小药箱步行几十分钟到患者家里看病,丈夫李雪元心疼她奔波太辛苦,便每天骑车载着她上班。彼时村里通信不发达,常常是还没等她从外面回来坐稳吃口饭,就又有乡亲登门看病。直到家里的条件好了一些,付金茹才买了一台小车,由丈夫李雪元负责全权接送。再后来,为了不耽误出诊,付金茹抽出时间考下驾照,将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交给丈夫,自己专心出诊。五年时间里,尽管每天只是在村范围内奔波,那辆小小的奇瑞QQ也整整跑了十几万公里。

  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付金茹的电话、微信消息就没停过,求医问诊的、拿药的、咨询的……付金茹多次饱含歉意地打断采访,转头一一耐心为各位患者解答,并及时安排好出诊时间。

  付金茹微信里的2009位好友

  付金茹手机里有2009个微信好友,基本都是她诊治过的病人或病人家属。而她的付出也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信赖。年轻人多半都在城里打工,村里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不管办理什么手续,哪怕是涉及到钱的事,有什么搞不懂的,村民们都直接找付金茹帮忙。

  付金茹为村民周昕然诊治

  接完村民孙玉兰老人的电话,付金茹直接驱车来到她家小院,为她和孙女周昕然安排输液,并将注意事项一一嘱咐给留在家中的另一位老人。“今天是我输液的第六天,身体明显感觉恢复了不少,付医生的医术我们十里八乡都信得过的!”孙玉兰老人毫不吝惜对付金茹的赞美。

  付金茹为杨淑兰老人做日常回访

  诊治好这一户,付金茹步履不停地赶往下一户人家。今年74岁的杨淑兰是高血压、心脏病和眩晕症患者,家中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老太太一个人。付金茹作为她的主治大夫,在为她治病的同时,还经常到她家里回访,顺便关照她的日常生活。老太太每次见到付金茹都格外高兴:“金茹看病认真负责,人也和气,常耐心地为我讲解我弄不懂的事情,跟我亲闺女一样!”杨淑兰握着付金茹的手,念叨着这些年付金茹对她的照顾。在她看来,付金茹俨然是她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付金茹就已经给三户人家登门看诊,下午的时段也早已安排的满满当当。但她似乎感觉不到疲惫,眼睛依旧亮亮的,浑身充满了精气神。“从医27年,我从来不曾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反而越干越有劲儿!”付金茹笑呵呵地说道。

  “曾经村里有一个孕妇过了预产期还无知无觉的,还好我及时发现为她做了检查,见情况不对直接送去了医院。那次真是好险啊,如果再晚去一会儿孩子就没了。”付金茹对“乡医”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在这许许多多次于生命危急时刻拉人一把的经历中越积越深厚。

  付金茹为村民录入信息

  由于付金茹医术精湛,十几年来一直有大医院陆续向她抛来橄榄枝,但无一例外都被付金茹拒绝了。“我没有办法离开我的乡亲们,我知道他们离不开我,我也同样离不开他们。而且我也曾经深刻地体验过生活的不容易,不是说淋过雨的人也想为别人撑把伞嘛,如今我自己有伞了,就想为乡亲们也撑一把,我愿意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小村守望者。”说这话时,付金茹温柔地看着手里的名册,眼里似有千言万语。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袖珍”村医付金茹用脚步丈量着这方土地,用医术与医德守护着每一位父老乡亲。

  “夫医者之善恒,惟生命不可辜”。乡亲们把对她的敬爱与尊重融进了举手投足间、融进了热切的眼神里,她把自己的仁爱绘进了盖顶村的阡陌中、表达在了叮嘱里。

  作者/石若冰 斯琴塔娜

  视频制作/王晶晶

  编辑/石若冰 校对/孙枫 一审/许红霞 二审/于露 终审/斯琴塔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